贫困瑶寨河边村,如何实现脱贫蜕变? | 社会科学报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贫困瑶寨河边村位于云南省勐腊县勐伴镇一个海拔800米的山谷里。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这个只有57户瑶族村民的村庄由原来没有一处安全住房、人畜混居、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的贫困山寨变成了由一栋栋杆栏式瑶族新居、干净整洁的村道组成和各种热带果树、鲜花点缀的美丽的雨林山寨。这一变化彰显了脱贫攻坚战改变深度性少数民族贫困群体面貌的过程,也反映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攻坚措施在基层落地执行的过程。
原文 :《贫困瑶寨河边村的脱贫蜕变》
作者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徐进/讲师 宋海燕/讲师
图片 | 网络
建设“瑶族妈妈的客房”
河边瑶寨有57户瑶族农户,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村里很少有人长期在外打工,村民的生计主要依靠甘蔗的生产以及在雨林中采集中草药。农户收入的主体来自于一年一度的甘蔗生产。河边瑶寨处于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亚洲野象的栖生地。每年甘蔗成熟的季节,亚洲野象都会过来寻食。野象群对甘蔗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瑶族村民的生计。虽然保护区对农户的损失给予补偿,但是补偿的收入无法满足村民的生计需要。与此同时,村民日常孩子上学、摩托车使用维护及燃料费用、看病等支出都逐年增加,形成了刚性化的特点。这就造成了河边村民长期以来支出高于收入、日常生活所用的流动资金严重缺乏的经济困境。因此,河边村在2012年被政府列为重点贫困村并成为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计划支持的村庄。2015年元月,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进驻河边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展开了河边村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实验。
针对河边村的贫困诊断发现,河边村没有一户富裕户。村内农户收入水平高度一致,村庄呈现出整体性贫困的特点。由于债务高于收入,农户自身的投资能力严重不足,整个村庄陷在贫困陷阱之中。从这个角度看,除非补足投资的缺口,否则依靠农户自力更生的能力实现脱贫是极为困难的。从理论上讲,如果农户的收入不能产生极大的提升,在债务的压力下,农户即使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仍然无法走出贫困陷阱。这意味着脱贫的措施不可能寄希望于传统的种养业。因此,河边村的脱贫从收入的角度讲面临着一个能产生足以帮助贫困群体走出贫困陷阱的产业缺失的困境。基于这样的贫困诊断所形成的理论假设,李小云教授及其团队提出充分利用河边村的气候资源、雨林资源和瑶族文化的资源,打造集小型会议、休闲、康养和自然教育等为特色的新业态产业,通过新业态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同时发展雨林蜂蜜、冬季蔬菜、养鱼和养猪等辅助性产业,与此同时继续稳定基础性产业粮食生产,从而形成能够抵御风险的复合型产业体系。在开发复合型产业的同时,将村庄美化、厕所革命、厨房革命以及会议、餐饮等设施建设纳入到贫困综合治理的工作中。
河边村的综合治理从“瑶族妈妈的客房”建设入手。河边村在脱贫攻坚中被列为易地搬迁的村庄,有每户建房的预算。按照云南省的规定,每户可以获得6万元、20年的无息建房贷款,贫困户还可以获得4万元建房补贴。李小云教授与政府协商,将河边村易地搬迁资金与危房改造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进行整合,为每户修建安全住房时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将农户安全住房建设成为保留瑶族文化特点的杆栏式民居,同时在每户的民居内都建设一间嵌入式的“瑶族妈妈的客房”,用于接待外来的客人。李小云教授团队通过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及其他渠道为河边村筹集到了“瑶族妈妈客房”的建设以及厨房、卫生间、村内会议设施等其他村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通过这样一个整合,形成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将政府投入到农户的公共资源如建房资金同时转变成农户能产生收入的资本,即“瑶族妈妈的客房”;二是通过“瑶族妈妈的客房”将政府的投资和社会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补充了政府资金无法用于类似客房、会议设施建设的不足,同时也弥补了社会资源无法进行路、电、水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使得政府与社会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了协同。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
河边瑶寨采用边建设边受益的策略。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农户陆陆续续开始受益。2018年,河边村整体脱贫,当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19年,河边瑶寨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户均收入由2015年的2万多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5万多元。河边村建设了干净实用的公共厕所、集体猪舍,解决了村内的卫生问题,户户实现了厕所革命,一半以上的农户实现了厨房革命。村内还建设了儿童活动中心。河边瑶寨先后接待两次东盟村官交流活动、东南亚乡村振兴论坛以及众多的国内会议,并且成为了许多教育机构的冬令营、夏令营的活动基地。
河边瑶寨在依托“瑶族妈妈的客房”发展新业态产业以及其他复合型产业的同时,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积极的衔接。河边村的成功实践说明,发育新的业态、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深度性贫困村庄脱贫的重要方面。但是脱贫如何能够可持续则是河边村脱贫实验面临的一大挑战。深度性贫困乡村落入贫困陷阱表面上看是收入原因,实质上是这样一个群体在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方面与现代化的生产和社会文化系统脱钩。能够产生高收入的产业以及由此所需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相应的技能都把处在少数民族地区、山区、边远地区的深度性贫困群体落在了后面。因此,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体而言,如何让他们在就业、社会文化价值和技能方面与现代经济社会体系进行对接是脱贫可持续的关键。这也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
成立雨林瑶家合作社
为了促进河边村脱贫机制的可持续化,李小云教授及团队推动河边村成立了雨林瑶家合作社,将河边村有文化的、在外有打工经历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雨林瑶家合作社的管理团队,对这些团队进行房屋修缮、通电通水、客房卫生、客人接待、财务管理、餐饮卫生等多方面的培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反复培训,培养河边村的年轻人在观念上和技能上对接现代化经济社会系统。与此同时,通过河边村的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儿童学前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经过五年的建设,河边村形成了以雨林瑶家合作社为机制的新型的乡村治理和乡村经营的新模式。雨林瑶家合作社在每一个入住客人的费用中提取10%的管理费,同时河边村的会议设施、河边村专家公寓的客房收入均作为合作社管理下的集体收入。2018年至2019年,河边村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十多万元的集体收入。这些集体收入用于村内公共卫生和绿化的支出,今后也将用于村内公共福利的开支。
瑶寨河边村扶贫实验的主要经验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农民为主体的模式,有效地使用了政府及社会的投入,并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案,将以产业为突破口的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进行了有机的衔接。更为重要的是,探索了通过培养村内年轻人作为经营乡村的主要力量,以雨林瑶家合作社的形式实现了村内管理的科学化和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体现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脱贫和乡村振兴的路径。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15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